• 索引号
  •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公文种类
  • 发布机构 广安市生态环境局
  • 成文日期 2025-08-27
  • 发布日期 2025-08-28
  • 文号
  • 有效性

广安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5年8月27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发布日期:2025-08-28 01:45 来源:广安市生态环境局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赛铂科技2025年汽车外饰件喷涂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8月28—2025年9月3日(共5个工作日)。

电    话:0826-2352066

地    址:广安市生态环境局政策法规科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项目

名称

建设

地点

建设

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

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铂科技2025年汽车外饰件喷涂新建项目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高滩镇川渝合作示范园78号

赛铂工业科技(四川)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众致环保有限公司

项目租赁四川众匠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厂区1#厂房西侧部分和综合楼部分区域租赁建筑面积约3700平方米,其中生产厂房建筑面积3294平方米,在生产厂房内设置2条喷涂生产线、打磨车间、丝印车间、烫金车间、镭雕车间等,并配套建设公共辅助设施及环保设施。建成后年产喷漆产品600万件,其中汽车外饰件370万件,摩托车配件140万件,家电配件90万件。项目总投资32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45万元。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一)废气。对于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要求所有车辆的尾气达标排放文明施工,严格管理。散装建材应设置简易材料棚。在天气干燥、风速较大时,易扬尘物料应采用帆布或物料布覆盖。对有包装的建材应设置材料库堆放,避免露天堆放造成环境污染。定时对道路洒水抑尘,运输车辆行驶速度限制在20km/h以下,既可减少扬尘量,又可降低车辆噪声。

(二)废水。施工过程中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厂区生化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排入邻水县坛高独立工矿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三)噪声。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施工机械设备组合,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规定。加强声源噪声控制,尽可能选用噪声较小的施工设备,同时经常保养设备,使设备维持在最低声级状态下工作。一切动力机械设备都应适时维修,特别对因松动部件的震动或降低噪声部件的损坏而产生很强噪声的设备,更应经常检查维护。施工期间,加强施工管理,落实各项减震降噪措施。

(四)固体废物。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建筑垃圾、废包装、废材料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需收集并与当地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协商送相关的专业建筑垃圾处置场集中处理。废包装、废材料收集后外售综合利用。对施工场地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每日由专人收集交环卫部门处理,禁止随意堆放、倾倒垃圾和固体废弃物。

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一)废气。喷漆生产线为密闭生产线,喷漆室内采用上进风、侧吸风的送排风方式,喷漆柜设置有气旋水帘柜;流平炉废气通过喷漆室抽风收集;IR流平炉、UV光固化房和加热固化炉均在上方设置抽排风口,通过抽排风口外接排气管道收集废气,同时在加热固化炉出口设置集气罩收集废气;调漆工序在密闭的调漆房内进行,通过房间整体抽风收集废气,补漆工序在密闭的房间内设置喷漆柜进行,喷漆柜设置有气旋水帘系统柜,后方吸风收集废气;丝印和丝印固化废气采用集气罩收集;1#喷漆线废气中的喷漆废气、流平废气和补漆废气先经过各自喷漆柜自带的“气旋水帘系统”处理后与其他废气一起分别经3台喷淋塔处理再进入一套“1#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浓缩+RCO催化燃烧处理”设施处理后通过15m排气筒DA001排放。喷漆生产线为密闭生产线,喷漆室内采用上进风、侧吸风的送排风方式,喷漆柜设置有气旋水帘柜;流平炉废气通过喷漆室抽风收集;IR流平炉、UV光固化房和加热固化炉均在上方设置抽排风口,通过抽排风口外接排气管道收集废气,同时在加热固化炉出口设置集气罩收集废气;丝印废气、镭雕废气和烫金废气采用集气罩收集;2#喷漆线废气中的喷漆废气、流平废气先分别经过喷漆柜自带“气旋水帘柜”处理再分别经过3套喷淋塔处理后,再与IR流平废气、固化废气、2#丝印车间废气、镭雕废气、烫金废气、危废贮存库废气一起并入“2#干式过滤棉+活性炭吸附浓缩+RCO催化燃烧处理”设施处理后通过1根15m排气筒DA002排放。使用天然气的流平炉和烘干炉均采用天然气燃烧间接加热,天然气燃烧废气经过收集后通过115m高排气筒DA003排放。

(二)废水。项目运营期废水包括清洗废水、喷漆废水、喷淋塔废水和生活污水。清洗废水、喷漆废水和喷淋塔废水定期排至污水池内通过漆水分离机分离漆渣和水,分离水排至清水池再通过泵送至喷漆柜循环使用,不外排新建1个污水池和1个清水池,有效容积均为18m3,用于暂存循环使用的生产废水;在污水池旁设置有1台漆水分离机和1台压渣机,用于处理和暂存循环使用的生产废水。

(三)声环境。建设单位为减轻噪声源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拟采取相关防治措施:①设备选型时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高噪声设备底部安装减振底座,设置隔声屏障车间生产设备通过厂房的隔声和安装减振底座等措施后,可降低噪声源。②合理布局,尽可能将高噪声设备放置在厂区中间、集中管理,充分利用距离衰减和树木的吸声作用降噪,减小对外环境的影响。③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突然性噪声,对于突发性噪声,从生产工艺及管理中严格控制,减少突发性噪声的影响

(四)固体废物。厂区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点,生活垃圾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一般工业固废主要包括除尘灰、打磨除尘灰、废烫金纸、废包装、废除尘过滤棉,一般工业固废集中收集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置或者外售给废旧资源回收单位利用。危险废物主要包括废漆渣、喷漆废水、洗枪废液、废油漆桶、废油墨桶、废干式过滤棉、废活性炭、废含油抹布和手套、废油、废油桶、空压机废油液等,危险废物均暂存于危废贮存库,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处置。危废贮存库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相关要求,危险废物转移执行《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令第23号公布)中相关要求,危废转移联单按规定存档;并按《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HJ1276-2022)要求,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并明确规定危废标签需包含数字识别码和二维码,实现危险废物“一物一码”管理;按照《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和管理台账制定技术导则》(HJ1259-2022)要求建立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和危废台账,及时记录危废产生和转运情况。

(五)地下水和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将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扩散、应急响应全方位进行控制。环评要求项目各拟建构筑物应采取分区防渗措施。重点防渗区:包括漆料库房、危废贮存库调漆室区域、喷漆区域、补漆室区域、排水管沟区域和喷漆废水处理区域。危废贮存库地面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的要求,地面采用坚固、防渗、耐腐蚀的钢筋混凝土材料铺设,满足相关防渗要求;漆料库房、喷漆区域调漆室区域、喷漆区域、补漆室区域、排水管沟区域和喷漆废水处理区域地面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渗透系数K1.0×10-7cm/s的要求设置防渗层。一般防渗区:一般固废暂存间、生化池。地面、池体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防渗层的防渗性能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渗透系数K1.0×10-7cm/s。简单防渗区:其他区域。地面可采取一般水泥硬化。根据本项目产污特征,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要求,环评要求企业对园区现有地下水例行监测井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定期监测,掌握项目运行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状况,跟踪监测因子包括pH、氨氮、耗氧量、石油类、甲苯、二甲苯。为了防止厂区土壤污染,针对项目可能发生的土壤污染途径,本项目从大气沉降、地面漫流、垂直入渗三个途径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厂区的绿化工作,尽量选择适宜当地环境且对大气污染物具有较强吸附能力的植物,从而控制污染物通过大气沉降影响土壤环境;加强废气治理设施管理与维护,减少非正常排放,确保废气达标排放。严格按照本次评价提出的防渗漏要求对相应建构筑物或设施采取相应措施。对漆料库房、危废贮存库、调漆室区域、喷漆区域、补漆室区域、排水管沟区域和喷漆废水处理区域进行重点防渗处理;漆料库房、危废贮存库四周设截流沟、收集井,或液体物料下方设置不锈钢托盘,从而控制污染物通过垂直入渗、地面漫流影响土壤环境。建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对重点区域、重点设施开展隐患排查。发现污染隐患的,应当制定整改方案,及时采取技术、管理措施消除隐患。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建立档案。

(六)环境风险。本项目涉及的风险物质为化学品仓库储存的漆料、油墨、油品、危险废物贮存库贮存的危险废物等;厂区风险物质贮存量较小,厂界外敏感点分布较远,环境风险事故影响较小,现有项目建立一系列风险防范措施,只要企业在完善物料贮存设施加强安全检查,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和培训之后,在做好各项风险防范措施、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措施的情况下,项目环境风险事故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