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平台体系。按照村(社区)医保服务室“六有”(兼职干部、服务窗口、医保标识、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宣传专栏)标准,在村(社区)留出专门窗口用于医保业务经办,开放镇村医保经办或代办点120余个,打造玉河村、高河村两个标准化村级便民服务点2个。优化医保基层人员队伍,不增设机构、不增加编制,落实镇级专(兼)职医保专干1—3名,在村级医保站点建立“1+3+N”医保服务体系(村级医保站+村委会主任、村务助理、乡村医生+各村民小组长),充实镇村两级专(兼)职医保经办工作人员200余名。
赋能经办事项。按照“应放尽放”,下发至镇便民服务中心服务事项18项,村级医保服务站服务事项11项,镇卫生院服务事项11项,实现医保参保、缴费、转移、接续、备案、报销、咨询等在镇(街道)、村(社区)一个窗口、一次性办完。积极推广“互联网+”医保服务,推进医保业务“全程网办”,普及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实现医保查询、报销支付、看病买药等业务场景“掌上办”。
规范经办服务。创新“医保+网格化”模式,全面开展医保网格化服务管理,打通医保与政法网格平台,依托村(社区)网格员为辖区网格内群众提供医保政策咨询、医保事项代办等服务,对职工医保转移、生育保险报销等部分需要到医保局办理的事项,由镇村实行代办。截至目前,累计经办或代办服务事项6200余件,仅办理医保参保服务就达4200余人次。
相关附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