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锋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省市决策部署,坚持“小城大美”海绵城市目标定位,因地制宜,按照“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全力推动海绵城市建设,让城市有“韧性”、会“呼吸”,倾力打造“蓝绿交织、水润前锋”的海绵样板。
“一”体规划强引领。聘请专业规划团队,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完成《前锋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划分海绵涵养区、海绵提升区、海绵修复区。按照“一带、一核、三园、四区”的海绵布局合理安排海绵项目48个。将海绵设计专篇纳入规委会必审范畴,累计审核海绵设计专篇68个。
“二”大转变提质效。传统的末端治理可能只是关注大管径排水管道的建设,而海绵城市强调构建包括植草沟、渗渠、生态滞留池等在内的多元化排水体系,实现了从末端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设计理念,“生态优先”为设计原则,强调采用植草沟、雨水花园等生态措施,合理利用雨洪资源、有效控制雨水径流,践行工程措施向生态优先转变。
“三”个立足全推进。前锋区立足生活高品质,“改造”好一批。聚焦前锋老城区基础设施不足现实,改造老旧小区24个、城市老旧管网52公里等。立足城市高格调,“新建”好一批。坚持亮山亮水亮文化,打造海绵广场、海绵停车场、海绵绿地、海绵公园等代表性项目。立足生态高颜值,“保护”好一批。做好公园城市与海绵城市结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
“四”水同治控源头。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结合城区改造,进行雨污分流改造,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COD达157.31mg/L、BOD达91.62mg/L,有效治理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死水、积水,提高了水体自净能力,解决了城区排涝问题,提升了城市生态品质。
“五”措并举润新城。通过实施活水工程,连通区域内水库坑塘、河湖等调蓄空间,内联外畅、河湖连通、提高了区域排水防涝能力。实施蓄水工程,布置雨水花园、下沉绿地等海绵设施,提升了源头片区的蓄水能力。实施排水工程,完善片区排水管网,提高了应对强降雨能力。实施净水工程,利用雨水花园、生态湿塘等海绵设施净化水质。实施亲水工程,在自然水体浅水区适当位置设置亲水平台,增加了市民互动。
相关附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