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雯雯,王小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科学规范城市树木修剪管理的建议》(第118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4年以来,我局严格遵循《广安市园林植物修剪技术指南》《广安市常见行道树修剪技术指南》要求,以“有形修形,无形控高”为原则,根据树木立地环境及长势情况因树施策(小叶榕、香樟、桂花等以整形为主,黄葛树、重阳木以控高为主),逐步推进主城区各街道行道树修剪工作,期间得到绝大多数市民群众的好评和认可,目前已完成的30余条街道树木均长势良好。
您在提案中提到的“截头式”修剪问题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主要针对黄葛树、重阳木、小叶榕等高大行道树(特别是黄葛树,有些甚至高达20余米),系为降低倒伏风险、解决与
高压线及路灯照明的矛盾、保障市民安全出行而实施的控高修剪,因树木枝叶主要集中于中上部、下方枝条缺失,修剪后呈现光秃树冠的情况。但这些树木生长迅速、萌发力强,通常仅需半年时间,便又冠幅饱满、枝繁叶茂。
为了更好地兼顾树木生态涵养功能及市民出行遮荫的需求,我局经过多次研讨,已调整修剪思路,即采取减少单次修剪量的方式分年陆续进行控高,同时控高修剪后尽可能保留下部枝条,仅短截或剪除垂吊枝、徒长枝、干枯枝、病虫枝,待冠幅饱满后再做疏枝处理。
下一步,我局将从以下四方面继续规范行道树修剪管理:一是合理规划时间,充分利用秋、冬及早春(10月至翌年3月)开展行道树修剪,无法避免的重剪尽量在晚秋、早冬(10月至12月)实施,非特殊情况夏季不作修剪;二是科学制定方案,对有安全隐患的在兼顾树形的前提下合理控高,对严重偏冠、倾斜的适当回缩平衡树势,对树形匀称、冠幅饱满的强化整形,逐步实现城市道路景观园艺水平的提升;三是提高专业水平,每年组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开展一次修剪技术规程和技能培训,安排专业人员现场指导、监管修剪作业,对修剪量大的修剪任务,构建与市城乡建设服务中心的“报备—研判—指导”全链条技术支撑体系,为树木修剪工作提供专业保障;四是强化市民参与,重大修建项目提前5日在现场公示方案,广泛征集、合理采纳市民意见,修剪后期通过微信视频号、抖音等平台发布树木恢复情况,让市民参与监督,提升满意度。
感谢您对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祝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