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 +
  •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依申请公开
  • 各地各部门

广安市广安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区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59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9-22 15:44    访问量:     字体:【

尊敬的邓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补齐城区公共厕所短板的建议》(第59号建议)已收悉。经报区政府同意,现答复如下:

一、城区公厕现状及问题

城区公厕由广安区规划建设范围包括广安老城区、官盛新区、协兴片区,目前广安区辖区内共有110座公厕,公厕建设由区住建局负责,日常管护由综合执法局负责,其中城市公园内7座公厕由区园林所负责管理维护的。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密度提升,城区公厕问题日益凸显。一是规划未同步,城市发展速度过快、规划中的公厕点位因土地用途变更导致城市拓展区域公厕建设滞后;二是老城区公厕现存短板,老城区公厕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管理维护不到位、设施陈旧老化,影响了公厕的正常使用和居民的如厕体验;三是人员密集场所入厕难,学校周边、医院、商场、城市道路周边的人流量较大,导致入厕较难。

针对以上现状及问题,我局会同区自规局、区财政局等部门,坚持“新建一批、改造一批、开放一批”的总体思路,实现“数量达标、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群众满意”的目标。

二、工作开展

(一)公厕建设同步规划。在城市建设和城市提质建设规划中,联合区综合执法局和区自然资源规划局,现场踏勘,做好城区公厕规划选址,并且调查走访附近市民,征求市民意见,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分年度规划实施。按照《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12)》每平方公里规划建设3至5座的密度设置,保证数量满足要求;并将学校、医院、商场等重要节点附近公厕建设纳入规划,实现城市公厕建设的合理布局,及时新建(改建)公厕,从源头入手解决公厕供需失衡、城区公厕短板问题,真正实现便民惠民。

(二)更新城市补齐短板 。一是对上争取解决建设资金,深研国家城市更新政策投向,立足增设城市配套设施,结合城市公厕短板,包装储备一批城市新建改建城市公共厕所项目,力争纳入支持盘子,落实公厕建设(改造)资金来源;二是利用闲置资产改厕,对于老城区、建成区重要节点由于用地问题无法新建公厕情况,对接区国资委梳理国有房产,按照公厕建设规范要求进行改建,避免国有资产的闲置浪费,比如在水塘堡、洪州大道、建设路等附近增设城市公厕。三是重要城市节点增设公厕,一是在建项目同步建好公厕,例如方坪大道和官盛湖周边,按照项目原有规划同步建成公厕投用。二是完工项目拟定建设计划,比如在广安小学、滨江路小学、广安中学、新南门转盘周边,先行启动公厕规划工作,集中落实用地和建设资金,待条件成熟赓即实施建设工作,逐步补齐城市公厕短板。

(三)增添举措强化管理 。一是推行线上找厕小程序,目前已上线“公厕”、“附近厕所”微信小程序,实时显示位置、厕位占用、路线导航等信息,方便市民一键查询;二是将城市公厕规划建设补短板工作纳入日常管理,联动区自然资源规划局在后续规划建设中将公厕建设及“老城区公厕补短”纳入日常工作;三是严控公厕使用管理,联动区综合执法局督促公厕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建立符合实际的卫生厕所和卫生厕所长效管护机制,明确人员责任和监督检查,解决公厕的管理、维修及处理问题;四是开展文明入厕宣传,在所有公厕张贴《文明用厕公约》,并在入厕处均张贴提示文明入厕小标语,洗手台处张贴节约用水小标语,提高市民卫生意识。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我局将要求施工单位严格倒排工期,在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条件下,加快施工进度,早日完成在建公厕的建设,尽早投入使用,方便周边市民。二是我局将按照全区统一工作部署,把抓好城区公厕建设作为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我区实际需求,分年度逐步建设公厕,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和资金的扶持,确保公厕建设取得实效,让城市发展得更有温度,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再次感谢您对城乡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以上答复有什么不满意的,请电话联系或来函告知,区住建局电话:2222986,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此函。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