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建议》(第126号提案)收悉。您在提案中精准指出当前融合发展面临的“政策不完善、人才短缺”等突出问题,并提出“政策引导、实体创新、讲好故事、产业协同、人才培养、市场监管”六大方面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为我区优化工作机制、完善政策举措提供了重要参考。经会同区发改局、区经信局、区教科体局、区人社局、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认真研究,并报区政府同意,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
(一)制定融合发展规划。我区严格对标《广安市“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十五五”规划正按市级部署推进),将“数字经济引领经济转型”作为核心路径,重点落实市级提出的“七位一体”数据架构和渝广数字协同任务。2025年7月广安市召开专项推进会后,我区作为广安市核心区,实施广安市提出的“共建数据互通仓、算力网络”等重点任务。
(二)优化政策环境。严格落实《四川省数据条例》和《广安市“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中“安全保障体系”要求,构建“管理+技术+运营”三位一体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完成政务数据分类分级保护机制落地。近年持续开展“网剑行动”,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二、关于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创新与应用
(一)鼓励创新研发。修订《加快培育现代化工业产业体系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优化20条政策条款,重点支持企业技术攻关、品牌培育及市场拓展。2024年争取市级技改专项资金158.8万元,定向扶持弘博士、龙安柚等企业智能化改造,推动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8%。建立“专精特新”企业白名单,支持弘博士、蓝瑞盟等企业创建市级技术中心,突破校服功能性面料、龙安柚精深加工等核心技术4项。实施“质量强区”行动,培育“鑫上缆”“弘博士”“百年邓记”等本土品牌,龙安柚获评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带动精深加工产品溢价超30%;森兴食品等企业通过SCS国际认证、绿色食品认证,产品附加值提升25%。
(二)开放地摊经济。以滨江路(含不夜城)、吾悦广场周边、老城社区为核心,划定12个特色夜市点位,推行“备案制+信用管理”模式,摊贩仅需备案身份及经营内容,健康证由市场监管部门现场协助办理。动态调整次干道、背街小巷临时点位,如:新南门赶集日摊区,实施“柔性监管”,首次违规发整改函替代处罚。2025年地摊经济已带动就业2000余人,成为激发内需的重要引擎。
三、关于讲好实体经济故事
(一)树实体标杆。联合广安融媒、广安日报等媒体,重点宣传弘博士服装企业引进智能吊挂系统案例——生产效率提升67%,年产量达1500万件、营收破亿元,解决就业500余人,提供技术培训,直观展现实体产业创新活力与质量优势。
(二)强化集群效应。推广南浔·广安东西部协作产业园“国企建园+民企经营”的成功模式。该模式已吸引投资16.8亿元,并引进南洋电机等多家企业。其中,南洋电机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并与重庆海尔达成合作,展现了强大的集群动能,凸显了实体产业的社会责任与显著集聚效应。
四、关于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一)打造产业生态圈。以广安电商产业园、南浔·广安东西部协作产业园为载体,形成“平台赋能+载体集聚”生态。典型案例:森兴食品有限公司(拥有“百年邓记”“故里印象”品牌)通过入驻红旗连锁、永辉超市等实体商超,同步布局天猫、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构建覆盖广泛的线上线下销售网络;与农户共建1000余亩有机果蔬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联产包销制”助力农产品上行,2024年线上线下销售额达5000余万元,获评“广安市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
(二)推动跨界融合。支持制造业“智能工厂+电商定制”新业态,例如助力弘博士公司实现生产效率提升67%;支持农业形成“种植-加工-电商-旅游”全产业链,其中龙安柚深加工率已达40%,并通过抖音等平台创下日销5000单的峰值纪录;同时支持服务业打造“预制菜直播基地”(如力奥中央厨房)和“智能网联汽车文旅”(如邓小平故里AR导览)等示范项目,以此推动三产深度联动。
五、关于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一)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正加快推进全市首个民办高职院校——广安数字经济职业学院建设,已完成土地供应、一期9幢房屋主体9.02万平方米建设,部分实训设备购置到位,首批拟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等与网络经济相关专业,建成后预计年输送数字经济人才300-500名。
(二)加强在职培训。深化产教融合,2024年召开产业工人培训政策宣讲会,推动5家企业开展技能培训,覆盖270名产业工人。为助力企业发展,人社将强化政策支撑,出台通知并落实培训补贴以降低企业成本。同时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政策知晓度,引导企业开展培训。此举旨在提升在岗人员技能,激发企业培训动力,形成“以训提技、以技促产”的良性循环。
(三)引进高端人才。建立体制机制,研究制定2025年人才工作要点和“賨州英才”培育实施方案;完善人才引育举措,首次实施笔面一体综合引才,通过“小平故里英才计划”拟引进高层次人才21名、企业人才52名;持续推进产才融合,借助东西部协作、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平台,浔广产业园引进汽车内饰等重大项目,带动投资2000万元以上。深化与浙江南浔、成渝等地的人才交流,双向互派16名干部人才挂职锻炼,成功入选“小平故里培优计划”领军人才教育教学、医疗卫生领域2人;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实施人才安居工程,首批高标准建设45套青年人才公寓、200间产业人才公寓。
六、关于优化市场环境与监管机制
(一)加强市场监管。聚焦民生领域与市场痛点,实施精准靶向监管,严把商品质量关,2024年抽检食品、日用品、电子产品等697批次,对不合格产品依法查处;严打虚假促销,建立“线上+线下”监测机制,节点专项行动约谈平台3次、查处虚假宣传案6起;严治价格违法,对餐饮旅游交通等“宰客”行为强化巡查检查,畅通投诉快处,办结价格违法案29起、罚没26.29万元。
(二)保护消费者权益。严格执行省市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2024年出动人员293人次,检查网络经营户96户次,处理违法线索1条,移交线索11条,责令整改2条,移交其它违法线索11条,责令立即整改2条,立案查处网络违法案件13件;2025年持续落实《四川平台经济领域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联合多部门维护网络市场秩序。
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为充分激发服务业市场活力,促进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现正起草《广安区促进商贸服务业发展奖励扶持办法》,就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消费升级平台建设、商贸服务业体系建设、商贸服务业品牌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例如鼓励创建全国步行示范街、鼓励发展首店经济、连锁经营等。一切政策的终点,都是为了让我们广安区的实体商铺更繁荣、商圈更热闹、企业效益更好、消费者更满意。我们通过“真金白银”的奖励和扶持,引导企业将资源和精力聚焦于提升实体业态的质量和体验,同时智慧地利用数字化工具为自身赋能,而非被动地向平台支付高昂“流量税”。
最后,感谢您对我区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工作的关注与思考,您的提案为我们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我们将以此次办理为契机,推动我区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