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 +
  •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依申请公开
  • 各地各部门

广安市广安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区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59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4-08-12 10:11    访问量:     字体:【

江小军、蒋亚军、杨清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耕地保护工作的建议》(第59号建议)收悉。报经区政府同意,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科学合理下发复垦图斑

(一)我区地处华蓥山中段西侧,境内大部分属川中台拗的龙女寺穹窿旋转构造区域,受地质构造的影响,形成低(浅)丘宽谷带坝地貌。地势多样,山地与低丘居多。由于技术规则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三调”数据显示,我区2009—2019年间耕地减少流向林地占比达到64.05%,因此耕地恢复补充的潜力本身来源多为林地。

(二)根据《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3年耕地保护管理暨督察执法突出问题自查整改的通知》要求,开展耕地恢复补充任务省级复核认定时,位于下列管控范围的恢复耕地,不计入耕地恢复目标任务:位于25度以上陡坡的;位于河湖范围内的;位于“三区三线”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位于土地污染详查为严格管控类的耕地范围内的;位于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范围内的;位于已批准建设用地范围内的;位于已实施的生态退耕还林还草范围内的;位于林地“一张图”范围内的;难以长期稳定利用耕地等其他不符合法律规范的。区自然资源规划局组织作业技术单位在套合2009—2019全区流出耕地矢量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最新国土变更数据,扣除上述九项“负面清单”、城镇开发边界等不能纳入新增潜力数据,形成全区恢复潜力资源。在下发前区自然资源规划局已组织相关股室通过抽样踏勘的方式对部分图斑进行实地察看,结合实际对部分图斑进行了完善,形成最终下发数据。

(三)潜力图斑面积为乡镇恢复任务的几倍以上,乡镇可以根据恢复难度选择图斑由易到难开展恢复工作。由于恢复难度低、种植条件较好的图斑已恢复殆尽,剩下的图斑确实存在位置偏远,地形条件复杂,恢复成本逐渐升高的问题。建议乡镇统筹实施农业项目与耕地恢复补充工作,特别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撂荒地治理、低效园地改造等。一方面提高恢复耕地的质量,形成规模化效益,另一方面使用专项资金,减少财政压力。

二、关于多渠道引进业主

(一)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地块上种植复合要求的农作物,积极引导新发展经果林上山上坡,不与粮争地,确保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全部用于粮食生产,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生产。

(二)积极引进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流转、入股等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对因长期外出、年老体弱无法耕种和地力条件差、分布较为分散的无人流转的撂荒地,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合作社实现复耕复种。

(三)聚焦科技提升招引制种企业,依托协兴、浓溪广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核心区)建设,全面抓好四川种业集团5000亩水稻、玉米、油菜制种示范基地和四川金百圣农业公司4000亩玉米制种基地落地建设。同步大力招引现代种业企业3家以上,在浓溪、协兴、花桥、龙台等地建设水稻、玉米、油菜新品种中试示范转化基地、制种基地、新品种示范展示基地等4000亩以上,推动全区良种覆盖率99%以上,全面提升我区种业科技水平。

(四)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强化农业招商引资培训,全面提升招商引资水平。进一步理清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完善招商引资宣传手册,强化招商引资项目包装储备。对乡镇引进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业主、种养农业企业、农产品初加工企业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推进工作落实。五是强化资金保障,到2025年“2+5”奖补满期后继续加大对种粮农户的奖补力度,提高种植户的种植积极性,增加业主收入、减少耕地反复撂荒。

三、关于足额保障经费

根据《广安市广安区耕地保护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做好2022年耕地流出改恢复的通知》(广区耕保领〔2022〕1号)要求,耕地恢复经费由区财政按照1000元/亩的标准进行保障。经了解,该项费用标准在全市处于最高水平,下一步我区将加强与省、市和各兄弟区市县的沟通衔接,一方面尽量争取涉农专项资金打捆使用,在不增大区级财政保障压力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补助标准,另一方面关注全国占补平衡改革,争取我区利益最大化,减少全区耕地恢复压力。广安市广安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区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59号建议答复的函 

耕地保护工作既是保证国家安全的底线,也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下一步,我区将持续深入推进耕地保护工作,严格落实“长牙齿”硬措施,加强政策引导,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全区耕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感谢你们对全区自然资源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