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好民生“食”事 温暖老人“幸福食光”
- 2025-06-18 09:14
- 来源:广安区融媒体中心
-
-
分享到:
“这个食堂真是办到我们心坎上了!”“孩子们都在外面工作,我一个人在家做饭不方便。现在有了社区食堂,每天中午都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味道清淡,价格还实惠,真是太好了!”
6月17日中午,在广安区高岩安置房北侧的浓洄街道柑子园社区食堂,广安区浓洄街道政协委员联络组负责人叶小刚在调研社区老人就餐情况。
6月17日中午,在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高岩安置房北侧的浓洄街道柑子园社区食堂,74岁老人夏吉财面对前来调研的广安区浓洄街道政协委员联络组负责人叶小刚,提起社区食堂就感慨不已。
和夏吉财老人一样感慨颇深的还有社区30名老人。
自去年8月份正式营业之后,该食堂就一直为社区老年人服务,深受老年群体好评。
6月17日中午,在广安区高岩安置房北侧的浓洄街道柑子园社区食堂,社区老人在开心就餐。
食堂里,饭菜香气扑鼻。墙上挂着“关爱老人,温暖如亲”的标语,显得格外温馨。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们周一至周五中午,为70岁以上老人推出优惠套餐。菜品设置为两荤一素一汤,新鲜、卫生。实行餐劵制。”食堂负责人仇纯桥介绍,每天中午都有老年人到食堂就餐。
6月17日中午,在广安区高岩安置房北侧的浓洄街道柑子园社区食堂,社区老人在开心就餐。
“柑子园社区位于广安老城区,社区常住人口约7300人,老龄化情况相对较重。基本老年人口占比在43%左右,其中70岁以上约700人。”社区党委书记龙治林介绍。因此,社区里许多孤寡、空巢、高龄老人存在“吃饭难”问题。通过浓洄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多方走访调查后,社区超半数被访者表示有养老助餐服务需求,其中午餐需求量最大。去年2月,广安区政协委员兰建兵在社区调研时获悉高龄老人中午吃饭难问题后,赓即撰写了《政社互动在柑子园社区办好“老龄食堂”的建议》的提案,联动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建设社区食堂。作为承办单位的广安区浓洄街道积极办理政协提案,进一步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在区政协社法委支持下,邀请供销社、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召开有事来协商座谈会,商讨切实可行的办法。
6月17日中午,在广安区高岩安置房北侧的浓洄街道柑子园社区食堂,社区老人在打饭菜。
“区供销社愿意支持启动资金10万元,探索“供销+共享”发展模式,开办社区老年食堂。”区供销社负责人说道,“区供销社和柑子园社区共同出资,广安区民政局和广安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给予业务指导和项目支持”……大家积极踊跃发表意见。
于是,柑子园社区以“办好小食堂,托举大民生”为初心,成功开办社区食堂。
据悉,该食堂主要由区供销社和柑子园社区共同出资,区民政局和广安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给予业务指导和项目支持,整体以“供销+共享”模式运营。采用了“公益+商业”的创新模式,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11时30分至12时30分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每餐价格15元,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可向社区申请用餐补助,批准后每餐只需支付3元,其余12元由政府补贴。目前,该社区有30名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享受到了用餐补助。
6月17日中午,在广安区高岩安置房北侧的浓洄街道柑子园社区食堂,社区老人展示自己的助残劵。
“按每人每餐15元标准供餐,个人只需支付3元,其余由广安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补贴。在社区范围内居住且年满70周岁的独居、高龄、困难家庭老人,可向社区申请办理。”龙治林说。
值得一提的是,为更好满足群众需求,社区食堂引进社会力量,拓展“合伙人”服务模式,让第三方承接社区食堂运营。除了为老年群体服务之外,还可对外营业。今年6月12日,《政社互动在柑子园社区办好“老龄食堂”的建议》作为重点提案,广安区政协主席伍平带队进行了回头看,对办理成效给予高度肯定。
今年6月12日,《政社互动在柑子园社区办好“老龄食堂”的建议》作为重点提案,广安区政协主席伍平带队进行提案了回头看,对柑子园社区食堂给予高度肯定。
龙治林表示,柑子园社区食堂是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的生动实践。通过党组织“搭台”,合伙人“唱戏”,社区居民享受到“保姆式”服务,提升社区基层治理水平。“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和形式,为居民提供更多优质、便捷的服务。”
(廖小兵 刘红梅 蒋西 图文 )
【我要纠错】